木材产地并不就等于材质
日期:2012-02-14 查看:4271 【 字体: 大 中 小 】
春节前,去林科院杨家驹老先生家里,老先生拿给笔者一张表,是《八类红木及其必备条件》,是杨老整理出来的。问及整理这张表的用意,杨老说,是通过这张表,让消费者一眼就能比较出来那些木材的特征和区别,便于消费者认定木材质量。这期间,杨老特别提到一个问题,就是,用木材的产地来判断材质的优劣很不科学。经过交流,笔者对杨老的见解有了些了解。 杨老说,许多消费者买家具时,往往最先问及的就是用材的产地。比如,这黄花梨是越南的,还是海南的?这酸枝是缅甸的,还是老挝的?等等。而得到的结果,是听卖家的,往往卖家说是哪儿的就是哪儿的了!而卖家说得准吗?往往不准,这是因为,卖家没有依据。为什么卖家没有依据呢?因为至今为止,没有一家机构能够通过检验等手段,准确地判定木材的产地。那么,我们的权威机构为什么不能给木材的产地准确定位呢?这里面原因很复杂。比如,某一种树木,几个国家都生长,它们是同一个树种,细胞结构一致,单凭检验,你怎么能断定它具体来自于哪一个国家呢?况且,国家的疆域可能有不稳定的成分,今天属于这个国家管辖,或许哪一天,它又变成另一个国家的疆土了,而树木还是树木,但它却随着疆界的变化,变更了所有者。这就好比一个人,今天是A国人,明天他入了B国国藉,就成了B国人,但这个人还是这个人,单单对他进行生理化验,是不能断定它是哪国之人的。就树种来说,同一个树种,其物理结构是大同小异的,尽管它产在不同的地方,生存环境会对它造成一定的影响,但同一个树种是改变不了的,所以,科学可以鉴定它的树种,却无法判别它的产地。 当然也有这种情况,同一树种,它生在A地材质就会好一些,管孔小,密度高;而生在B地其材质就会差一些,管孔大,密度低。这主要是它的生长环境的不同造成的。就像人,生活条件好一些,或客观环境有利于身体的发育,他就可能长得健壮,反之就会瘦弱。树木也一样。但同在A地或B地,同样的树种,也会有区别。比如,阳坡的树木和阴坡的树木有区别,土壤贫脊和土壤肥沃有区别,土壤中的酸碱度等化学物质的含量不同有区别,海拔高度及纬度不同有区别,山坡上和水塘边有区别。即使是同一片林子,林子中间和林子边缘的树木也有区别。甚至同一棵树,上段、中段和下段也有区别,这就是材质区别的成因。我们常听说,有的人拣“越黄”中与“海黄”材质、鬼脸儿等接近的,拿到海南,当“海黄”出售,就是这个道理。所以,单凭产地,你怎么可能准确地区分出它材质的好与差呢!正是你中有我,我中也有你。记得故宫博物院的胡德生老师举过一个例子,他说,比如同样是黄花梨,长在山中的岩石峭壁中,几年也长不了一毫米(直径),所以它密度高,材质坚硬;而它长在河边的肥沃之地上,可能一年长出几毫米(直径),故而它密度低,材质软,那么它可能连“硬木”都算不上了,如果按照《红木》国标的标准去衡量,可能都不属于“红木”的范畴了,尽管它就是“黄花梨”。 杨老还说,人们以木材产地来判定材料的优劣,其实是沿袭了一种习惯。那个时候没有推行“标准”,没有按照一个科学的标准去鉴定和评判材料的优劣,人们(特别是商家)往往用产地去大概地区分其材质。而现在不同了,现在有了国家标准,可以用科学的手段对具体材料进行评判了,所以,应该逐渐淡化对产地判断的依赖。 当然了,根据产地,可以对其材质的总体质量进行概括估量,但现在的问题是,消费者直接面对的家具用材,已无从考察真正的产地归属了。而有些商家(主要是木材商),在出售木材时即制造了有利于自己的说辞,甚至连生产企业和经销商也懵懵懂懂。还有些时候,商品进口受口岸制约,比如,南亚的一些国家限制红木原材出口,有些材料便通过各种渠道,转道从越南入关。但这并不能说明此材料就产自于越南啊!而如果碍于政策因素,假设它来自于泰国,但它不便说出是泰国,编造一个其他国家,又有谁考证得清呢?所以,即使商家明确说明了其产地,也只能做个参考而已。 那么,除了“鉴定”之外,如何区分其材质的优劣呢?这正是杨老先生编绘这张表的初衷,那就是给“肉眼”判别者一点简便的依据。也就是说,具体材料具体分析,对有些经验的人,大致上还是能够区分得出的。 说明:由于树种和产地条件不同,红木各类也和类间一样,材质和价格也不相同;也如红木分类的依据一样,比照气干密度、结构和材色、各种花纹和板面大小来判断其优劣。以产材国来判断不妥,一是仅凭木材不能判断产材国,二是并非仅有此一种。
|